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养生法则尤为重要。春季饮食应以营养平衡为基础,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的合理摄入,防止饮食过量和暴饮暴食,以免损害肝功能。
春季养肝为先,根据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因此在春季应特别注意养肝。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春季养阳,以保持身体健康。
饮食要养阳,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抵御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应遵循“春夏补阳”的原则,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韭等,温养肾阳,增强人体抵抗力。
多食甜,少食酸,春季应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以补益脾胃之气。酸味入肝,甘味入脾,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可多吃大枣、山药、锅巴等。
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以免产生疲劳感。胃寒的人可以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喝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春季多喝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适量饮茶,还有提神解困的作用,但不宜贪冷饮。
多食蔬菜,春季是新鲜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人们应多吃蔬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不足,预防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