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今图书集成》:清代编纂的最大类书,由陈梦雷等编纂,蒋廷锡等人重辑,共有10,004卷和40卷目录,文字量达1亿6,000万字。内容包含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6个汇编和32个典,是当时最全面的资料集。
2. 《春秋》:最早的编年史,记录了鲁国242年的历史,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 《四库全书》:我国最大的丛书,包含4,370种著作,文字量约9亿9,700万字,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
4.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生动描绘了从远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5.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班固撰写,详尽记录了汉代历史。
6.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撰写,以事件为线索,精炼概述了1,362年历史。
7. 《史通》:唐朝刘知几撰写的我国最早的系统史学理论著作,对史书的体例和编纂进行了深度探讨。
8. 《禹贡》:战国时代的作品,开创了地理志的新篇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地理情况,是古代政治、经济、地理科学的瑰宝。
9. 《水经》:三国时期的作品,详细记录了河道和地理信息,成为多学科的古典巨著。
10.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写,进一步详细记录了河道和地理信息,是多学科的古典巨著。
11. 《泉志》:宋朝洪遵撰写的我国最早的钱币学著作,对古代钱币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2. 《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由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撰写,对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13. 《金刚经》:唐朝的雕版印刷书籍,是最早的雕版印刷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高超。
14. 《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周代多位诗人创作,展现了周代社会风貌和人民情感,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