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三个级别的处理来完成:
1. 一级处理:此阶段的目标是去除污水中悬浮的固体污染物。常用方法包括格栅除污和沉砂池等,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实现。一级处理能够去除大约30%的BOD(生化需氧量),但通常不足以满足排放标准,因此它被视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步骤。
2. 二级处理:此级别的处理主要聚焦于去除污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在此阶段被广泛应用。二级处理可以去除超过90%的有机污染物,确保排放的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
3. 三级处理:此阶段关注的是进一步降解难以消化的有机物,以及去除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污染物。采用的技术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通过这些高级处理手段,污水厂能够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至最低,以满足更严格的排放要求。
整个处理流程从原污水经过粗格栅,到提升泵,再到沉砂池进行砂水分离,随后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进入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后的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再次去除悬浮物后进行消毒排放或进入三级处理。这样的多级处理确保了污水处理厂能够有效地净化污水,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