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目录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的揭示与记录、书目索引编制法、书目情报服务以及目录学史等。目录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普通目录学、专科目录学、比较目录学等。目录的历史悠久,最早的目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目录学家卡利马科斯编撰的《皮纳克斯》。
目录在文献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检索、报道和导读等功能。检索功能是指通过目录检索所需文献信息;报道功能是指向需求者报道所需文献的形式和内容的信息特征;导读功能是指推荐书目,帮助读者选择和阅读文献。
目录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如按照目录包括的范围、结构目录、反映文献收藏范围、收录文献的内容范围、反映文献的类型、文献的出版时间、收录文献的编排方法、揭示文献的程度等标准进行划分。
目录的载体形式有书本式、卡片式、期刊式、附录式、缩微型、机读型等。书本式目录便于保存和流传,但不便及时增删和更新内容;卡片式目录便于随时增减,更新内容,但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期刊式目录是用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刊物形式出版的目录、索引和文摘;附录式目录通常以附录形式附于论文、专著、教科书、百科全书条目之后或出现于书刊之中;缩微型目录和计算机输出缩微品目录都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编制速度快等特点,但需借助阅读器才能查阅;机读目录是将文献的书目著录转换成代码形式,记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并能为计算机识别和输出的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