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3至7天。月经血淋漓不尽可能由多种妇科疾病引起,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长期大量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增加感染风险,并可能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因此,遇到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病因,及时治疗。
调理方法包括:
1. 益母草大枣汤: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煮。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适合因受寒导致的月经延迟、月经过少等症状。
2. 益母草鸡蛋汤:鸡蛋2个,益母草30克,鸡蛋洗净,与益母草一同炖煮20分钟。适合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过少、月经延迟症状。
3. 羊肉生姜当归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食用。适合月经延迟、量少、腹冷痛等症状。
4. 米醋豆腐汤: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食用,一次吃完。适合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生活护理方法:
1. 鸡蛋龙眼羹: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服一次,连续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2. 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次服用,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月经期紊乱。
3. 茴香酒: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不耐酒者可用醋代替。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行而不畅等症状。
4. 山楂红花酒: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等症状。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