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绿化中,建议选择胸径不超过10厘米的树木,因其生命力旺盛,移栽后恢复速度更快。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土球直径应为胸径的10倍左右,特别是在反季节移栽时,应适当增大土球直径,这是保证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树穴的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两到三倍,以提供充足的松土区域,有利于新根的生长。需要注意的是,树穴的深度应比土球浅约5厘米,以便浇水后自然沉降,并保证根部的正常呼吸。过深的种植往往是导致树木死亡或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因为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表层30厘米的土层中,埋得过深会限制根部的呼吸。
回填土时,应使用原挖出的土,保持土质的一致性,这有助于树木更好地生根。只有在极恶劣的土壤条件下,才考虑大规模添加其他基质改良土壤,但需注意,改土过程中添加的物质可能会造成盘根或导致水分分布不均,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树木栽植后,可使用碎木片、谷糠等覆盖物覆盖土表,这些覆盖物具有保水、促进微生物活动、防止杂草生长等多重作用。不过,覆盖物不宜使用新鲜松树皮或泥炭土,因为它们可能改变土壤pH值或招引病虫害。用于覆盖的基质必须经过发酵处理,避免影响根系。
覆盖物应保持距离树干5厘米以上,以防根茎腐烂,覆盖范围应尽可能大,至少要达到树冠滴水线之下。树木支撑是一种临时措施,一般在3至6个月后,待新根长出后拆除。支撑部位应设在树干下部,长期支撑可能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根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