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有“岚”字的诗句,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在白居易的《高亭》中,“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落日余晖与春岚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而在《代春赠》里,“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山间晴岚与流水交相辉映,辛夷花与柳梢黄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春日美景。
王维的《木兰柴》则以“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描绘了夕阳下山间彩翠与岚气的变换,如同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李白在《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中写道,“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山中岚气消散,仿佛晴天后的雪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宋之问的《江亭晚望》中,“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江面浩渺,烟岚从远处的村庄升起,仿佛一幅水墨画。沈佺期的《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中,“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在傍晚时分,虎溪边的树下虚岚缭绕,展现出一种超然宁静之感。
卢鸿的《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中,“岚气肃兮岩翠冥,空阴虚兮户芳迎”,山间岚气肃然,岩石呈现出幽深的翠色,空中的阴翳仿佛虚无缥缈,而门迎着芳香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韦应物的《县内闲居赠温公》中,“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县内春风吹拂,岚气已昏,乌鸦栖息,门掩重关,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中,“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西郊的草木茂盛,春岚浓重如积,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
韦应物的《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应制》中,“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天边的鸟儿引发归思,关外的晴山满布晚岚,展现出一种怀乡之情。《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中,“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书写时独宿对流水,遥望归时满晚岚,表达了一种对归途的向往。
在韦应物的《神静师院》中,“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在树下休憩,喜爱岚岭,倾听禽鸟悦耳的歌声,欣赏朝晖的美丽。《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中,“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夏末的残云消散,新雨带来秋天的岚气,展现出一种过渡季节的美景。
杜甫的《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中,“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草地与虚岚翠色相映,花朵与冷叶红色对比,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陈偕的《满庭芳》中,“岚影浮春,云容阁雨,澄泓碧展玻璃”,岚影在春天中漂浮,云容在雨中凝聚,澄泓碧绿如玻璃,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