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高血压方面,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是钙拮抗剂最常适用的病症。在中国,由于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为中风而非心脏病,因此钙拮抗剂被推荐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这类药物的优点在于其副作用小且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长效钙拮抗剂通过持续稳定的降压作用,对心、肾、脑等器官提供保护,显著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使用,长效钙拮抗剂能发挥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短效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在某些情况下也具有价值。例如,当患者需要迅速降低血压时,舌下含化或口服硝苯地平片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降压手段。然而,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等症状,甚至血压反而上升,这时应立即就医。
在治疗冠心病方面,钙拮抗剂常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多数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但不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疗。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症状重,持续时间长,主要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因此首选药物为钙拮抗剂,如短效制剂硝苯地平。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则优先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效果不佳时再考虑或加用钙拮抗剂。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β受体阻滞剂效果更佳,钙拮抗剂则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钙拮抗剂不推荐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尽管短效硝苯地平可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硫氮卓酮和维拉帕米(异搏定)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钙拮抗剂在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维拉帕米是最常用的药物。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钙拮抗剂不如β受体阻滞剂有效,因此应作为二线药物使用。治疗心功能不全时,由于缺乏有效证据,钙拮抗剂不推荐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长效制剂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有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但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钙拮抗剂对阵发性心动过速效果最佳,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速。对于高血压合并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维拉帕米效果最佳,硫氮卓酮次之,硝苯地平类基本无效。
钙拮抗剂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主要用于降压、治疗和预防卒中、直接扩张脑血管以改善脑缺血。研究发现,降压治疗在降低脑卒中方面的益处显著大于降低心肌梗死的益处。然而,钙拮抗剂在卒中发作急性期作为神经保护剂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
关于钙拮抗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尽管钙拮抗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全部过程,理论上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阻碍作用,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因此,目前仍需更多的临床证据来支持钙拮抗剂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