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确实是一个挑战。我今年高考数学得了137分,来自山东。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态,要从内心重视数学,并愿意为此投入足够的时间。很多人认为数学学得好是天赋使然,但其实高中数学更多的是靠勤奋和耐心。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遇到难题时只能做出第一小问。这并非是你的问题,更多是因为对知识的不熟练。多做练习,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题型,熟能生巧。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重视错题,用笔记本整理错误。不仅仅把错题看作错误,还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理。比如,这道题用了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相关的知识点?如果忘记了,就要查书、翻笔记。同样,这道题用了哪种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以前有没有做类似的题?如果有,为什么当时没想到?如果没有,就要整理下来,记在脑子里,以便日后参考。
整理200道错题,你会发现数学成绩很难低于130分(前提是你的考试技巧和运算没问题)。复习时要跟上老师的进度,但也不能完全依赖老师。老师教授的是全班的共性问题,可能你已经掌握,而你欠缺的知识点可能被忽略了。因此,你需要自己找到弱点并加以补充。
学习数学的习惯也很重要。要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平时要保证一定时间的自学,以拓宽知识面。多问为什么,思考问题要善于归纳,挖掘学习潜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些能力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平时要积极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竞赛等。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将空间中的实体抽象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教师精心设计的“智力课”和“智力问题”都是为了培养这些能力。
学习数学的建议包括:记数学笔记,建立数学纠错本,记忆数学规律和小结论,与同学建立“小老师”关系,多做数学课外题,反复巩固,学会总结归类等。
最后,好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分,还需要有好的考试习惯。平时多练习,高考时也会更加从容。如有疑问,可以向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