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的分类大致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等,没有严格的格律,相对自由。近体诗则是格律诗,唐朝时期形成,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主要依据首句第二个字和尾字的平仄声调分为四种: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是: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正格诗按格律写,变格诗则一、三、五字平仄可变通,但需避免孤平或三平脚。孤平是指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三平脚则是诗句末尾三个平声字连用。平仄根据汉语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判定,平声为第一、二声,仄声为第三、四声。平仄不明确时可查字典。
近体诗押韵要求偶数句末位字和首句末位平声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一韵到底,不重复。现代普通话辨韵可合并成14或12韵。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首联尾联可不。绝句可不用对仗,但避免合掌,即上下句同义。
近体诗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念起来抑扬顿挫,具有美感和感染力。学写格律诗有一定难度,但掌握基本格律和要求后,可由易到难,逐步写出正格或变格的近体诗。初学者可先学绝句,再学律诗,进一步学习词和楹联。
写不写格律诗,写什么类型的诗,完全由自己决定。若不愿受格律约束,可写自由体诗,但不要冠以律诗名称。现代格律诗则可尝试创作,但避免被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