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4至15世纪期间,西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纷纷展开了殖民地扩张和财富掠夺的行动,而富饶的东方成为了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到了16至17世纪,这些国家以西欧为基点,根据距离西欧远近的不同,将所谓的“东方”区域划分为“远东”、“中东”、“近东”和“中近东”。然而,这些划分并没有明确的范围和界限。
“远东”通常指的是远离西欧的亚洲东部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以及俄罗斯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有时也会将东南亚各国纳入其中。
“中东”这个词使用最为广泛,但其范围和界限却相当模糊。在过去,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而现在,它通常指的是以西亚为主,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地带的区域,但一般不包括阿富汗在内。
对于中东的范围,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狭义上的中东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所有西亚国家和地区,如伊朗、土耳其、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非洲的埃及等,共计18个国家和地区。而广义上的中东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和苏丹等国,甚至有的观点还将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也包括在内。
“近东”一词在过去主要用于指代欧洲的巴尔干国家、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这些国家和地区与西欧联系紧密,地理位置也相对较近,包括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