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VC是一种将网站源码分类、分层的思想,旨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MVC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模型、视图和控制器。模型负责数据库操作,视图负责展示数据,控制器则作为程序的入口,决定调用哪个视图并告知视图该做什么。因此,程序的执行顺序实际上是C-V-M或C-M,这与MVC的名字顺序相反。
采用MVC模式的好处包括:首先,它能使网站程序的物理结构更合理。当开发一个网站时,若仅使用PHP文件构建页面,当页面数量达到数十个甚至更多时,将所有页面放在根目录显然不可接受。MVC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思想,将代码按功能分类并进行智能调用。其次,MVC有助于代码的维护。将PHP代码与HTML代码分离,实现数据处理与页面展示的分离,进一步将数据处理分为逻辑处理与数据库操作,使得在维护代码时更加容易。
此外,MVC还能促进代码复用。例如,开发一个含有会员系统的网站时,会员相关的代码可以统一管理在一个目录中。当另一个网站需要相同的会员系统时,只需将该目录复制并修改接口即可。实现MVC需要三个基类:Controller、View和Model,不同的C、V、M分别继承这三个基类,形成各自的功能和方法。其中,Controller类负责处理用户请求,通过get和post变量决定调用哪个Model以及调用哪个View;View类负责展示数据,Model类则负责处理数据库操作。
举个例子,假设所有数据都提交给index.php。首先,index.php接收用户请求,通过get变量决定调用哪个Controller(如/user/controller.php),然后调用其main方法。在main方法中,Controller根据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如登录。若需调用数据库,调用对应目录的Model。完成后,Controller调用View的main方法,载入模板文件并传递数据,最终完成页面展示。整个过程中,Controller负责处理逻辑,Model负责数据库操作,View负责展示页面,实现了良好的分离。
综上所述,MVC通过将代码分离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还使得程序的执行更加合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MVC模式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编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