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事先的备案制度,可以精准锁定跨省异地就医人员,极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同时可以将参保人员身份认定、待遇类型确认等提前完成,将基金支付历史记录、个人账户金额,以及最新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事先采集起来,将影响直接结算的隐患在备案的过程中尽量消除,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持卡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一次成功,有利于老人安心在外居住、患者放心就医。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具体程序包括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两个关键环节。办理入院登记时,患者的信息需通过国家结算系统传回参保地进行确认,参保地确认后信息再传回医院,医院在此基础上完成直接结算病人的入院登记。办理出院结算时,患者的费用信息需传回参保地计算待遇,再传回医院完成直接结算。
为什么要进行备案,而不是直接持卡就医?群众到省外医院就医,涉及到联网结算的主要有两个时间点:办理入院登记时,此时患者的信息需要通过国家结算系统传回参保地进行确认,参保地确认后信息再传回医院,医院完成直接结算病人的入院登记;办理出院结算时,患者的信息和相关费用信息需要传回参保地来计算待遇,再传回医院完成直接结算。这些步骤复杂,若没有事先备案,可能会影响结算效率,甚至导致结算失败。
之所以把备案作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前置条件,主要是为了提高群众跨省就医的可靠性和成功率。通过备案,可以提前确认参保人员身份、待遇类型、历史记录等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匹配导致结算延迟或失败,确保异地就医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