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莱茵河: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欧洲西部,最终注入北海。河口处的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该河穿行于西欧平原,气候温和多雨,水量稳定,流速适中,无明显汛期,无冰期,且含沙量较低,航运价值极高。
二、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流经俄罗斯境内,最终注入里海。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地区多为平原,气候多样,水量主要来自积雪融水和降水,径流量较大,春季径流量最大,冰期较长。
三、西伯利亚河流:包括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自南枝拿迅向北流入北冰洋。这些河流穿越亚寒带针叶林带,水量较大,含沙量小,冰期长,且下游地区有凌汛现象,水能资源丰富。
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河流:西侧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东侧河流流程较长,水流平缓,流入波罗的海。
五、刚果河:位于非洲中部,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注入几内亚湾。刚果河水量巨大,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流经地区植被覆盖良好,河流两次穿越赤道,流向变化复杂。
六、尼日尔河:流经西非国家,自北向南注入几内亚湾。上游地区气候多雨,径流量大;中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下游地区气候湿润,径流量有所回升。
七、尼罗河: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总径流量不大。上游有两支流,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汛期为秋季。
八、赞比西河:流经非洲南部,横穿东非高原,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九、墨累-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
十、密西西比河:流经美国中央大平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连,形成庞大的内河运输网。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稳定,含沙量较小。
十一、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地处赤道附近,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巨大,季节变化小;流经亚马孙平原,水流缓慢,但南北两侧的支流由于流经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含沙量小,但近年来有增大的趋势,主要由于热带原始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有所增加。
十二、阿姆河和锡尔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向西北注入咸海,为内流河。依赖于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有冰期,以夏汛为主。
十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国。上游地区受地中海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量大;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加之农业灌溉用水,径流量较少。汛期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十四、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源敏衫头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十五、中南半岛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水系南北纵列分布,流域上游窄下游变宽。
十六、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差异: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内流河未流入海洋。外流河多分布在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季节变化大,有冰期,汛期短。
十七、中国主要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长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无冰期。黄河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冰期。珠江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水流急。
十八、内流河水文特征:塔里木河汛期在7-9月,塔里木河和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由于上游地区开垦土地,农业用水增加,以及温室效猛此应导致蒸发加强,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