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前,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粗壮的大树,树上两只喜鹊正在忙着筑巢。它们各自生下了小喜鹊,两个家庭热热闹闹,日子过得温馨。喜鹊妈妈每天出去觅食,回来后一口一口喂给孩子们吃,虽然辛苦,但心里感到幸福。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喜鹊妈妈在出外觅食时被老鹰叼走,再也回不来了。失去妈妈的小喜鹊们哭泣的声音传到了邻居喜鹊家,这家的妈妈决定过去看看。她看到邻居家的小喜鹊们哭得更伤心,怜悯地说:“孩子们,别哭了,今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于是,喜鹊妈妈将这两只小喜鹊一个个叼到自己的巢里,还嘱咐自己的孩子与这两只小鹊一起生活。
它们的家虽然有些挤,但大家相亲相爱,过得很快乐。失去妈妈的小喜鹊们在这家喜鹊妈妈的照顾下,也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
喜鹊妈妈的生活负担增加了,但它毫无怨言,每天更辛苦地照顾着这些小喜鹊。这种行为体现了喜鹊的怜悯和爱护弱者的美德,而一些人却毫无人性,不仁不义,因此,他们是连禽兽都不如的。
喜鹊的叫声被描述为“啁啁”,象声词,形容其叫声凄凉。这声音不仅传达了失去母亲的小喜鹊的悲痛,也象征着一种同情和关爱的力量。在这个故事中,喜鹊的行为展现了它们的仁义精神,而人类却常常显得冷漠无情,相比之下显得更加渺小。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像喜鹊一样表现出同情和关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精神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