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晕损耗是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晕放电现象引起的能量损失。这种损耗与电晕放电紧密相关,而电晕放电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象条件对电晕损耗的影响非常显著,良好天气下每公里输电线路的电晕损耗通常小于1千瓦,而在雨、雾、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电晕损耗可增加至每公里十几千瓦甚至几十千瓦。此外,导线表面的状况也会影响电晕损耗,导线表面粗糙或有毛刺会导致更大的损耗。
为了减少电晕损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输电线的导线半径,以提高起始电晕电压数值,确保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不会发生电晕放电;二是对于超高压输电,采用分裂导线是减少电晕损耗的主要方法。减少电晕损耗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降低电力系统电压,使电压低于电晕起始电压,但这不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因此实际应用中很少采用。另一种途径是减少导体电极曲率半径小的部位,这是预防和减少电晕的最佳方法。
基于这些认识,可以对电力系统中易产生电晕的三个部位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例如,在变电所母线两端加装球形附件,以遮盖不平滑部分,防止其暴露在空气中;在耐张线夹与绝缘子碗头连接处使用线夹穿钉开口销封闭装置,防止开口销裸露;在线路耐张杆塔的跳线两头使用球头状铝筒棒;并对直线杆塔悬垂线夹挂板穿钉上的开口销以及耐张杆塔和终端杆塔绝缘子碗头与耐张线夹连接的穿钉上的开口销,采用线夹穿钉开口销封闭装置。这些处理方法旨在减少高压设备曲率半径小的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减少和防止电晕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