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岁的苓儿对跳舞充满了热情,虽然外甥女的舞姿有时让人想起芙蓉姐姐,但家人还是选择了舞蹈作为她的兴趣爱好。
尽管家人并没有期望苓儿成为舞蹈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的初衷悄然发生了变化。一天下午,姐姐接苓儿回家时一脸愤怒,原因是舞蹈老师决定不让她参加考级,理由是她不够好。
姥姥对此感到焦虑,认为苓儿可能是因为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才被排到最后一排。当听到这些时,我意识到问题的核心在于孩子失去了信心。于是,我将苓儿拉到一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询问她谁跳得好,谁跳得最差。
苓儿坦白说她跳得不好,不再被允许参加考级。我用谎言鼓励她,告诉她她跳得最好。苓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让我感到心酸。那一刻,我意识到,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比任何成就都重要。
我告诉苓儿,上舞蹈班的初衷是为了让她开心,而不是追求考级。我和姐姐也提醒姐姐不要忘记最初的初衷。现在,苓儿在家里依旧是一个狂热的舞者,家人继续笑得前仰后合,只要孩子喜欢,一切都无所谓。
家长们的贪心是逐渐增加的,从希望孩子健康到聪明漂亮,再到要求孩子成绩优异。然而,最初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
教育孩子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自信和快乐。家长应该遵循最初的初衷,而不是不断加码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