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没有了传统拜年的热闹,我得以静心读书,度过了一段宁静且充实的时光。收到许久未联系的客户短信问候,让这个春节多了几分温馨。其中,阅读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所有的实验故事,都像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谜题,引导我们进入心理学的奇妙世界。它不仅让我对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还让我了解到这门学科的多样性,激发了我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观点之一是,丰富多样的经历能够促进大脑发育,使孩子更加聪明。因此,陪伴孩子玩耍,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另一个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做梦,否则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梦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
书中还提到了潜在能量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只是在积极的精神状态下才会展现出来。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期望和目标也会影响行为表现,而记忆往往不可靠。
在发展心理学方面,书中指出,哺乳动物对爱的需求比对食物的需求更为重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物品位置的判断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控制力也能带来积极的行为。
书中还提到了情绪表情的全球一致性,以及认知失调理论,即当外界理由充分时,认知失调较小,态度不变;理由不充分时,认知失调较大,人们会改变态度。内控的人更积极主动,A型特质的人容易患心脏病,而变态心理学并非所有医院都能准确诊断和处理。
书中还提到了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以及习得性无助现象。此外,拥挤会导致行为异常,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案对治疗病人都有相似的疗效。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惧症的最佳方法之一,墨迹和自编故事的表述有助于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书中提到了从众心理,以及危机事件中人们因群体效应而减少救助行为的现象。人们也会因权威而违背自己的意愿进行服从。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