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显示,植物并非只能通过光合作用生存,它们还会释放出一种类似动物的激素,当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会释放出一种类似于动物身体释放的啡呔的化学物质,帮助它们对抗伤害。
当植物受到伤害时,它们还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信号。即使在附近的植物被虫咬之前,这种信号就能启动附近的植物防御系统。例如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吃掉,周围所有的槐树也会释放出毒素。
尽管植物的语言是通过化学信号和声波来传达的,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破译植物语言的方法。例如,德国德勒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赫伯特魏泽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
除此之外,一些科学家还提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通过什么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
破译植物的语言不仅对于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生产中也将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农民可以通过窃听植物的声音来区分健康与疾病的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同时,通过探测植物的声音可以形成预警机制,随时探查植物病虫害的情况。
科学家们认为,了解水果和蔬菜的语言还有助于它们的储藏和运输。声学研究证据表明,苹果释放出的乙烯气体比其他植物高,能够引起周围植物枯萎。因此,科学家敦促果农要单独存放苹果。
植物语言的破译,对于植物病虫害的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最适环境的调控,农业耕作的安排,乃至植物各种药用成分的分离提取等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