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免费的师范类大学指的是六所由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些大学都是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
2007年起,教育部决定在这些学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教育行业的社会地位,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并鼓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于教育事业。
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将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获得生活费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同时,这些学生需在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如未能履行协议,需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免费师范生通常在提前批次录取,要求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他们毕业后需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两年,再分配到城镇学校。
为了确保每一位免费师范毕业生都能有编有岗,有关省级政府需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工作。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并可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此外,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可在入学两年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
免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但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
教育部和学校需抓住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良好机遇,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和职业理想,为他们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学校需深刻认识并积极实施这一政策,各级政府需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鼓励和支持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通过细化实施办法,确保师范生免费教育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实,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