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阴,中医术语,用于滋养阴液的治疗方法。滋阴涵盖补阴、养阴、益阴,专门用于治疗阴虚症状,如形体消瘦、头晕耳鸣、颧红、虚烦失眠、潮热盗汗、喘咳咯血、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麦门冬性微寒,味甘,具有润肺养阴、清心除烦、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咳嗽、干咳痰稠、心烦失眠等症状。用量为10-15克,但脾胃虚寒、湿痰内盛者需避免服用。
天门冬性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阴虚内热等症状。用量为6-15克。将天门冬水洗浸泡后去皮心,捣烂取汁,文火煎熬至三成,加入白蜜,熬制成膏,久服可润五脏,补益身体。
玉竹性平,味甘,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胃阴不足等症状。用量为10-15克,但胃部胀满、痰多、苔厚腻者应避免使用。
石斛性微寒,味甘淡,益胃生津、养阴清热,适用于腰膝酸软、虚热不退等症状。用量为6-15克,不宜与凝水石、巴豆、雷丸、僵蚕同用。
女贞子性平,味甘、苦,补肾滋阴、养肝明日,适用于肝肾阴虚等症状。用量为1-15克,脾胃虚寒、泄泻便溏者不宜服用。
旱莲草性凉,味甘、酸,养阴补肾、凉血止血,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须发早白等症状。用量为1-15克,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山萸肉性平,味甘、酸,养肝肾、敛阴止汗,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证。用量为3-9克,火旺者以及湿热易小便湿滞不畅或尿痛者应避免使用。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滋肺补肾、秘精益气,适用于痰饮喘嗽、阳痿遗精等症状。若炖食,多与鸡、鸭、猪瘦肉等炖食用;若水煎服,每剂6-9克。
沙参性微寒,味甘,润肺止咳、养胃生津,适用于肺热阴虚的干咳少痰等症状。用量为10-15克,与藜芦不同用。
黄精性平,味甘,滋肺、滋肾养胃,适用于肺虚燥咳、肾虚腰酸等症状。若蒸食,黄精与鸡肉同蒸;若炖食,黄精与猪肉炖食,可加蜜或冰糖食用;若水蒸,每剂量为9-15克,鲜者30-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