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院校预录”到“录取”状态的时间一般为2-5天左右。教育部有明确规定,一旦高校接收了上一轮已投档考生的档案,便不能以任何理由退回,这意味着即使个别学校预录时间较长,考生也不必担心影响后续志愿或批次录取。
“预录取”是指学校已经审查了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并依据其招生章程的规定,决定将考生预录取至某个专业,同时将这一决定上传至省教育考试院,等待考试院的确认。在这个阶段,考生档案的状态为“预录取”。
高考录取流程中,考生档案共有六种状态,从档案被投到高校开始,档案状态变为“院校在阅”,即学校正在审核考生的基本情况。当学校决定录取或退档时,会在计算机中明确标示,如录取至哪个专业或退档并注明原因,然后提交至省教育考试院,这时考生档案状态会相应改变。
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还有一份纸质录取表,当考试院完成人工审批后,考生状态会从“预录取”变为“录取待审”。如果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这一决定,“预录取”考生的状态将正式转变为“录取”,考生也就被正式录取。
预录取与正式录取的区别在于,预录取是由于学校招生计划尚未完成,考生档案状态为“预录取”,若学校招生计划完成,预录取将变更为正式录取。因此,预录取状态的考生不会被退档。
考生档案在录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包括:从“院校在阅”到“预录取”再到“录取待审”最后变成“录取”,每个阶段的转换都需要经过省教育考试院的审核和批准,考生可以关注自己的档案状态变化,以了解录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