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羞草,又称“怕羞草”、“感应草”,属于豆科含羞草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高度通常在30至60厘米之间,茎蔓生且多分枝,茎上散布着倒刺毛和锐刺。叶柄长度约为1.5至4厘米,托叶为披针形且带有刺毛,叶片呈羽状,2至4片组成掌状排列,小叶片为矩圆形,轻轻触碰即可闭合下垂。花期集中在7至10月份,花朵多且呈头状,颜色一般为粉红色。果实为扁平荚,边缘有刺毛,通常有3至4荚节,每节含两粒种子,成熟后会自然脱落。
含羞草的栽培相对简单,管理上较为粗放。它对气候、阳光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不过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偏好温暖湿润的环境。播种繁殖是主要的种植方式,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细土上,覆土约1.5厘米,在18℃左右的温度下,大约10天左右即可发芽(一般播种后立即生长,无需特别关注)。幼苗期生长缓慢,当幼苗长至7至8厘米时,可以进行定植。
室内盆栽时,夏季每天需浇水一次,每月施用一次肥料。如果不想让植株过于茂盛,可以减少施肥量或完全停止施肥。含羞草的生命力极强,除了必要的水分外,几乎不需要太多照料。
值得注意的是,含羞草体内含有的一种名为含羞草碱的有毒物质,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另外,如果遇到蛞蝓等害虫,可以在早晨使用新鲜石灰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