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是个高个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的身高为九尺六寸,这在当时的人群中确实算是鹤立鸡群。不过,具体换算成现代的尺码,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1.7米左右,有人则认为是1.8米左右,甚至有人认为孔子的身高达到了2米以上。
这些不同的数字背后,有着不同的换算依据。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在各个时代都有所变化,因此,想要准确地知道某个历史时期尺寸的具体长度,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测量那个时代所使用的尺子。然而,这些尺子通常都是出土文物,不可能一直保存在人间。
为了准确计算孔子的身高,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史记》记载的九尺六寸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还是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的尺寸?二是今天要找到相应时期的古尺进行测量。
古人著书时,有时会沿用前朝文献或传说,有时则会另用新名,这给确定具体换算依据带来了困难。《史记》中的九尺六寸,可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尺寸,也可能是汉初的尺寸。
今天我们可以找到西周、战国和西汉各个时期的尺子,它们的实际尺寸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些尺子计算,孔子的身高也会有所变化。例如,按照河南安阳殷虚出土的周朝骨尺(21.92厘米),孔子的身高大约为2.1米;而按照河南洛阳金村古墓出土的战国铜尺(23.1厘米),孔子的身高接近2.2米。
不论根据哪一种尺子,孔子的身高都在两米以上。这在古代人类普遍身材较矮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即使在今天,孔子的身高也远远超过常人。若在今天,他很可能会被称作“巨人”。
自古以来,伟人往往个子较小,而高个子则常常“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能从事一些需要身高的体力工作,如打篮球。孔子的身高说明,高个子也可以拥有不简单的头脑,也可以成为伟人。因此,天下的高个子们不必太自卑,也不要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