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监督成本形成和及时纠正偏差两个方面。监督成本形成是指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确保各项条件符合要求。这包括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如监督操作是否符合图纸、工艺和工装要求,设备员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材料员监督材料发放制度,生产调度人员控制生产批量和投料。
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则由车间劳资员负责,他们监督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调整、奖金和津贴等。生产调度人员还需合理安排车间内部作业计划,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现象。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涉及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的多个项目,需要专人负责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成本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还需使费用发生者实行自我控制,并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纠正偏差则需要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提出改进措施。对于重大差异项目,应提出课题,包括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经济效益,然后进行广泛研究和讨论。
在选定重大课题后,应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进行方案对比分析,选出最优方案,并确定实施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方案执行过程中需及时监督检查,方案完成后还需检查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