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种植春玉米时,选择合适的株距至关重要。以农大108、沈试29、唐抗8号等良种为例,建议的株距为0.95尺,每亩可留苗3500株。而对于高油115品种,行距设定为2尺,株距为1尺,每亩留苗3000株。正确的株距和密度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选择优良种子是春玉米栽培的关键。应选择生育期超过112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单果穗,大粒型的种子。播前应进行种子精选,去除小粒、病粒、秕粒,并晒种2-3天,以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种子纯度,降低子孙苗,提高幼苗的整齐度。
种子包衣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同时促进提早出苗。未包衣的种子可采用50克甲按铃加一支“必多收”拌20公斤玉米种的方法,以达到防治效果。
最佳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品种确定。春玉米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一般在5月初播种,对于春白地经过秋耕、冬灌后,早春应进行耙轧保墒。高产田在土壤湿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时间在5月5号—15号。一般田块的播期则在4月25号—5月5号左右。
施肥是提高春玉米产量的关键。应增施磷、钾肥,调整好氮磷钾的比例。亩产1200斤玉米,每亩可施二铵2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以实现全面施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0.7:0.5。
种植形式和密度的选择也影响着玉米的生长。提倡等行距平播,对于农大108、沈试29、唐抗8的行距为1.8尺,株距0.95尺,每亩留苗3500株。而对于高油115,行距为2尺,株距1尺,每亩留苗3000株。
播种技术同样需要讲究。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机播或双耧播种,播量为每亩两公斤,注意种、肥分离,肥料施放在种子下方3—4公分处,以防止烧苗,同时促进种子根下扎。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则可采用小铧子开沟,手工撒籽,播量为每亩2.5—3公斤。
栽培要点包括大田种植3500株/亩,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及时防治病虫害。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栽培措施,可以确保春玉米的高产和优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