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年人身边的血压问题日益普遍,尤其是高血压。
2. 根据2002年国家卫生部的调研,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49%,几乎每两位60岁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
3. 针对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我国专家共识建议,65岁以上的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4. 高血压和低血压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极端情况下,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卒中、高血压危象,而低血压可能引发休克,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
5. 高血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
6. 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等严重症状,严重威胁心脏和血管健康。
7. 低血压指的是主动脉血压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低血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8. 生理性低血压指健康人群中血压低于正常值,但没有不适症状,长期随访无异常。
9. 病理性低血压通常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感染或大量失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10. 高血压和低血压都不利于健康,但低血压的风险通常较为短期且明显,而生理性低血压除外。高血压的危害则更为长期且隐蔽,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11. 尽管高血压的发病率高,目前无法治愈,但它对全身多个系统都有损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