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指可数,qū zhǐ kě shǔ,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此成语出自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屈指可数为连动式结构,一般作谓语、定语,常用于形容突出的人或事。在使用时,要注意“数”不能读作“shù”,“指”不能读作“zhí”。此外,“屈指可数”与“寥寥无几”都表示很少,但“寥寥无几”只指数目少,不指日子少。
例如,我们这里的大学生是屈指可数的。这次考试,班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
“屈指可数”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数量极其有限的情形,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在古文中,它常常用来形容人才的稀少,如今则更多用于强调某个领域的突出成就或杰出人物的稀缺。
在现代社会,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往往能够引领潮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者,还是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都是屈指可数的珍贵财富。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因此,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杰出人物的存在,学习他们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争取在各自的领域中也能成为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屈指可数的成语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付出与不懈追求。让我们一起向那些屈指可数的杰出人物致敬,为他们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成为屈指可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