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乳是婴儿的理想食物,然而即使是完全母乳喂养,也有婴儿会表现出持续的症状,如腹泻、便血、呕吐、腹绞痛、湿疹、便秘等。腹绞痛在婴儿中表现为长时间的哭泣。这些症状往往是食物过敏的表现。尽管母乳是母亲为婴儿量身定制的食物,但它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一项实验中,15个患有严重腹绞痛的婴儿通过改喂水解蛋白奶粉,减少了白天啼哭时间的60%-70%。这表明,许多婴儿的不乖行为可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对于母亲来说,母乳过敏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但是,按照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建议,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需要母亲调整饮食。
过敏反应是由特定的过敏原引发的。如果母亲的饮食中含有过敏原,这些过敏原可能进入母乳。如果婴儿对这种过敏原敏感,就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只要母亲避免摄入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母乳中的过敏原也会逐渐消失,婴儿就不会过敏。牛奶蛋白是最常见的过敏食物,其中的-乳球蛋白是引发牛奶过敏的主要成分。
199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志愿者在摄入全脂牛奶后,其血液中的-乳球蛋白抗原含量显著增加。1994年的另一项研究直接检测了喝牛奶后母乳中的-乳球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有一半的母亲母乳中的-乳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这表明,母亲喝牛奶后,牛奶蛋白有可能进入母乳中,从而引发婴儿过敏。
然而,不同的人代谢情况差异巨大,有些人可以完全消化掉过敏原,而有些人则会留下许多。实验中还发现,有些人在无奶制品饮食24小时后,母乳中的-乳球蛋白仍很高,而喝奶后其含量进一步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人处理-乳球蛋白的速度很慢,新摄入的-乳球蛋白还没来得及进入母乳,而之前存在的则在不断降低。
除了牛奶,鸡蛋和坚果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如果母亲吃了这些蛋白,过敏原也有可能进入母乳,从而引发婴儿的过敏。2001年的研究发现,23位健康哺乳母亲吃下50克花生后,有8位在一小时后母乳中检测到了花生蛋白过敏原的存在。这表明,有大约一半的母亲在吃下蛋白后,过敏原会进入母乳中。
确认了过敏原后,母亲不吃含有该过敏原的食物,大约一到两周后,母乳中的过敏原就会消失,婴儿的过敏状况应该会好转。完全消失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费城儿童医院并不推荐通过忌口来避免母乳过敏,而是建议当过敏症状出现时,通过限制饮食来尝试解决问题。
如果宝宝持续出现过敏症状,建议去医院做一些过敏测试。对过敏的宝宝进行母乳喂养,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深度水解的配方奶固然是简单易行的方案,但考虑到母乳的好处,识别出宝宝的过敏原后,通过母亲忌口的方式来实现母乳喂养,是可行的。母亲需要注意,一旦忌了奶制品,需要保证从其他食物中获得充足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