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化教学的六个步骤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
首先,确定项目任务是项目化教学的起点。这一步骤通常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的设想,然后与学生进行讨论,最终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例如,在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中,教师可能会提出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来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手册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受众。
接下来是制订计划阶段。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需要分组并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的草案。这包括确定项目的时间表、资源需求、任务分配等。以宣传手册制作项目为例,学生小组需要讨论并确定手册的章节划分、内容撰写、图片收集与编辑、印刷与分发等具体工作的计划。
第三步是作出决策。在这一阶段,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最终的工作计划,并明确详细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这包括对项目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宣传手册制作项目中,可能需要决定哪些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图片更具说服力,以及手册的排版和设计风格等。
实施计划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一步骤中,学生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例如,在宣传手册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撰写文本内容,有的负责收集和编辑图片,还有的负责整体的设计和排版工作。
第五步是检查控制。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根据质量控制单自行或由他人进行工作过程或产品质量控制,即对工作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把控。在宣传手册制作项目中,这可能包括对手册内容的校对、对图片质量的检查以及对整体设计效果的评估等。
最后是评价反馈环节。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质量检查结果和将来如何改进不足之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可以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在宣传手册制作项目完成后,可以组织一个展示会,邀请社区居民和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参观并提出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项目成果的质量。
总的来说,项目化教学的六个步骤相互关联、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