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旨在实现三相的同时自动重合闸,这一功能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装置主要由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以及其他辅助元件构成,各元件分工明确,共同确保了重合闸操作的顺利进行。
1. 时间继电器:本装置采用DS—22型时间继电器,其延时调节范围为1.2至5秒。这一元件负责设定从重合闸启动到最终合闸操作执行之间的延迟时间,确保在故障排除后,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恢复供电。
2. 中间继电器:作为关键的输出元件,中间继电器承担着接通断路器合闸线圈的作用。该继电器包含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前者用于启动中间继电器,后者则确保继电器在启动后能够持续保持合闸位置。
3. 电容器C:该电容器的作用是确保装置仅动作一次,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4. 充电电阻4R:限制电容器C充电的速度,防止过快的充电导致的潜在问题。
5. 附加电阻5R:确保时间继电器线圈的热稳定性,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6. 放电电阻6R:在需要分闸且禁止重合闸的情况下,电容器中储存的电能将通过这一电阻放电。
7. 信号灯H1:用于监视中间继电器触点及控制按钮辅助触点的正常工作情况。在故障发生时,信号灯应熄灭;若直流电源中断,信号灯亦应同步熄灭。
8. 附加电阻17R:降低信号灯上的电压,保障信号灯的正常工作。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重合闸装置中的电容器C通过电阻4R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断路器因保护动作或其他原因跳闸,辅助接点将激活重合闸装置的时间继电器。经过设定的延时后,时间继电器触点闭合,电容器C对中间继电器的电压线圈放电,启动电压线圈,进而使得电流线圈工作并保持合闸状态,直至断路器完成合闸操作。如线路上故障为暂时性,合闸成功后电容器C将重新充电,装置恢复待命状态。若故障为永久性,重合闸操作将失败,断路器会再次跳闸,但由于电容器充电至激活中间继电器所需时间(15~25秒)远大于延时设定,因此确保了装置仅执行一次操作,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反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