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部分传统行业因规模缩减而降低对大学生的需求。"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意味着高能耗行业将受到限制。因此,小型煤矿、电厂、水泥厂和造纸厂等可能面临关闭,从而增加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第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负面影响可能波及大学生就业。"十二五"规划建议完善汇率制度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2010年人民币升值已对出口行业造成影响,尤其是服装、玩具和机电产品出口。若资本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开放,人民币压力加大,大学生的就业挑战将进一步加剧。
第三,金融业对外开放可能减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十二五"期间,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关键任务。金融部门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对外开放可能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大学生就业:一是外资金融部门进入可能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减少对大学生的需求;二是为了提高效率,国内金融部门可能会裁员,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专业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民法以及与节能环保、新能源相关的专业可能面临更多机遇;而金融、外语和传统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则可能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