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开始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仅仅前两章,便通过主人公的视角,目睹了一个可悲可鄙的酒鬼的一生。
1. 这个可悲可鄙的人叫马尔梅拉多夫,他曾是政府九等文官,拥有一定的体面生活。他本有同情心,因怜悯伊万诺芙娜而与她结婚,她因丈夫的赌债而陷入困境,只得依靠马尔梅拉多夫。马尔梅拉多夫的失业,并非犯错,而是裁员,但他未积极求职,而是沉溺于酒精,成为了一个恶劣的酒鬼。
2. 马尔梅拉多夫将伊万诺芙娜的衣物换酒,他的生活除了偷窃家中物品换酒,就是在床上醉醺醺地度过。伊万诺芙娜身患痨病,他醉酒躺尸;孩子饿哭,他醉酒躺尸;女儿为生计卖身,他仍醉酒躺尸。他自身之外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只想做个醉鬼。然而,他内心痛苦,试图在酒中寻找怜悯和发泄感情,却只能加倍痛苦。
3. 幸运的是,生活总有转机。马尔梅拉多夫因贵人怜悯,获得了一次工作机会。家人欣喜若狂,用所有家产为他制备了新衣,他上班那天,伊万诺芙娜为他准备了久违的丰盛早餐。房东也一改常态,与伊万诺芙娜热络聊天。马尔梅拉多夫带回第一笔薪水,一家人的生活似乎看到了希望。
4. 然而,希望很快破灭。拿到薪水的第二天,马尔梅拉多夫便将钱偷出,换成了酒。他还将衣物换钱,五天内喝得人事不省。最后一天,他还向大女儿要钱,换了一天的酒。五天后,他身无分文回到家,希望再次破灭。
5. 马尔梅拉多夫的行为令人发指,他本可拯救家人于水深火热,却再次沉沦。我们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但事情还是发生了。他亲手掐灭了自己的希望,一步步走向绝望。
6. 如果这部作品出自二流作家,只为制造悲剧,那也无需探究。但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个深刻洞察人性的伟大作家。罗翔老师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而托尔斯泰代表了广度,他们是俄罗斯文学的两座高峰。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何让这个悲剧人物做出如此选择?我还不能完全明白,但我自己也会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
7.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有不可救药的弱点,他是赌徒,许多作品都是为了还债而匆匆写就。这或许是他深刻洞察人性的原因,他知道我们会犯错误,且会一直犯下去。这就是人性,我们都活在自己构筑的牢笼里。但看到牢笼,才能挣脱;认识到弱点,才有改变的可能。向伟大的作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