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素类药物是抗凝血药物的一种,包括肝素、肝素钠以及肝素钙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普通肝素主要来源于猪或羊的肠黏膜,其分子量大约为15000,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而低分子肝素则是指分子量小于6000的肝素,这类肝素相比普通肝素,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好的抗血栓效果,但抗凝出血的风险较小,正逐渐取代普通肝素成为临床常用药物。目前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包括达肝素钠、依诺肝素钠以及低分子肝素钙等。
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更多类型的肝素制剂,例如低抗凝活性肝素、改构型肝素、类肝素等。这些新型肝素制剂的特点是抗凝作用较低,但抗栓作用较强,作用时间较长,出血副作用较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肝素钠是从猪的肠黏膜中提取的一种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钠盐,属于粘多糖类物质。它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来发挥抗凝作用,对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均有影响,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能够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肝素钠口服后不能被吸收,而皮下、肌肉或静脉给药后均能良好吸收。
肝素钙与肝素钠的作用相似,但在皮下注射后,它不会减少细胞间毛细血管的钙胶质,也不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因此基本克服了肝素钠皮下注射易导致出血的副作用。此外,肝素钙还表现出明显的抗肾素和抗醛固酮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