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脂,又称高脂血症,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血脂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正常血脂的标准通常由不同国家和时期的规定而有所不同,但通常认为总胆固醇应低于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120mg/dL,甘油三酯应低于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高于35mg/dL。若两项指标中的任何一项异常,需在2-3周后复查,若结果仍超出标准,则可确诊为高脂血症。
脂肪在人体内不仅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还参与细胞和组织的代谢过程。脂肪的来源分为体内合成和体外摄取两种途径。体内合成主要在肝脏进行,而体外摄取则主要通过饮食。任何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或摄入增加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高脂血症。常见原因包括:高胆固醇:饮食中饱和脂肪摄入过多、肝硬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及遗传性高胆固醇症。高甘油三酯:热量摄入过多、酗酒、控制不良的严重糖尿病、肾病,某些药物(如雌激素)及遗传性高甘油三酯症。
根据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高脂血症通常由其他疾病引起,发病率较低。原发性高脂血症可能与基因、脂蛋白及其受体或酶类异常有关。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猝死)、脑梗塞和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迅速,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风险会相应增加2%左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发病风险会增加3-4%。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前者促进冠心病发病,后者则对抗之。此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这种升高往往伴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下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