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短肢剪力墙计算中,如何区分墙和柱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1 01:16:08
文档

短肢剪力墙计算中,如何区分墙和柱呢

高层点(板)式住宅若采用短肢抗震墙结构体系,只要抗侧力构件布局合理,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结构体系。但地震区中,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因此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而应设置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在布置短肢墙时,应合理、对称、均匀,力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短肢墙布置应以T形、L形、〕形、+形为主,这样可以增加短肢墙的抗扭和出平面外稳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是抗震薄弱部位,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因此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推荐度:
导读高层点(板)式住宅若采用短肢抗震墙结构体系,只要抗侧力构件布局合理,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结构体系。但地震区中,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因此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而应设置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在布置短肢墙时,应合理、对称、均匀,力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短肢墙布置应以T形、L形、〕形、+形为主,这样可以增加短肢墙的抗扭和出平面外稳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是抗震薄弱部位,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因此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在进行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时,需特别注意其抗震性能。短肢剪力墙在地震区应用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在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计算软件,合理选用计算分析方法,并确保计算模型和参数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判断。对于不利部位,应加强构造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高层点(板)式住宅若采用短肢抗震墙结构体系,只要抗侧力构件布局合理,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结构体系。但地震区中,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因此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而应设置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

在布置短肢墙时,应合理、对称、均匀,力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短肢墙布置应以T形、L形、〕形、+形为主,这样可以增加短肢墙的抗扭和出平面外稳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是抗震薄弱部位,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因此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主要抗侧力结构筒体(或长墙)一般利用楼、电梯间,但要注意刚度的均衡性,避免刚度过高导致建筑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筒体要有足够的刚度,其平面尺寸不宜过小,要使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为了确保水平力可靠传递,核心区楼板适当加厚,与核心筒相连的连梁按强剪弱弯设计,短肢墙之间的梁净跨不宜过小(一般取4~6M),使其具有一定的耗能作用。

短肢墙受力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承担水平荷载为辅。其截面尺寸要适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宜在5~8左右为好,且墙厚不小于200MM。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小于等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短肢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因其延性更为不利,因此轴压比限值要相应降低0.1。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主要目的是从构造上改善短肢剪力墙的延性。对于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不仅底部加强部位应按规范调整,其他各层也要调整,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主要目的是避免短肢剪力墙过早剪坏。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它部位不宜小于1.0%。

各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使之与连梁一起构成较规则且连续均匀的抗侧力片。并且每道短肢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连接。短肢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以通过不同尺寸和布置调整刚度和刚度中心位置。

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电算分析力学模型建议采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考虑,各部位宜取两种力学模型分析结果的不利工况。短肢墙之间的梁应根据跨高比的不同分别按连梁、框架梁计算内力和配筋。注意整体计算需考虑填充墙对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影响,折减系数可取0.8~0.9。

由于外墙面钢筋混凝土短墙肢之间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的变形模量不同,在二者交界处易产生裂缝。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做粉刷时,在二者交界面处附粘一层玻璃丝布,使应力平缓过渡。

文档

短肢剪力墙计算中,如何区分墙和柱呢

高层点(板)式住宅若采用短肢抗震墙结构体系,只要抗侧力构件布局合理,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结构体系。但地震区中,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因此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而应设置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在布置短肢墙时,应合理、对称、均匀,力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短肢墙布置应以T形、L形、〕形、+形为主,这样可以增加短肢墙的抗扭和出平面外稳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是抗震薄弱部位,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因此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