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甲亢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以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以保留甲状腺产生激素的功能,尽管疗程较长,治愈率相对较低,但复发率也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碘131治疗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疗程较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可能引起甲减,需要终生替代治疗。
若没有明显的颈部肿大影响外观,或者出现憋气、吞咽困难等症状,通常建议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他巴唑、丙赛优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心得安则用于缓解甲亢引发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时间通常需要根据病情调整。一般在激素恢复正常后开始减量,每2到4周减量一次,直到症状完全消除或明显好转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维持治疗通常持续1年半到2年,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束后,患者仍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防复发。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反复。
值得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应个性化制定。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