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腱鞘囊肿通常出现在关节囊或腱鞘附近,如腕背部、腕关节掌侧面、手指背面、掌面、足背部及膝关节后侧。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较为常见。目前,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外伤、机械性刺激、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有人推测,囊肿可能是关节囊或腱鞘膜向外突出形成的疝状物;也有人认为是粘液样变性所致,或是结缔组织内局部胶样变性导致。
腱鞘囊肿的临床表现包括缓慢进展,肿块呈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清晰,质地柔软,有波动感。当囊液充满时,囊壁会变得坚硬,局部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或乏力感。在刮痧治疗方面,应沿着肌腱走向进行,方法可参照腱鞘炎的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腱鞘囊肿时,局部刺激不宜过重,治疗期间应减少腕部和指部的活动,避免接触冷水,以防病情加重。刮痧治疗的同时,可配合热敷、推拿和穴位封闭等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推拿治疗时,可以采用按压法或敲击法。按压法适用于一般囊肿,具体操作为将患者腕部固定并略呈掌屈,然后用手指将囊肿用力持续按压,直至挤破囊肿。敲击法则适用于较大且坚硬的囊肿,操作为将患腕平置于软枕上,腕背向上略呈掌屈,术者一手握患手维持其位置稳定,另一手持换药用弯盘或叩针锤,用力迅速准确地敲击囊肿,通常一击即可击破囊肿,如未击破,可再加一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