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动过速,根据其发生位置和机制,可分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T)是一种突然发作且频率快速的心律失常,其心率通常在160至200次/分钟之间。这种心律失常通常在心房内触发,可能由于一次房性早搏触发。患者通常会经历心悸、乏力等不适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心动过速可能突然发生并迅速终止,但心脏通常是正常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针对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来终止。具体包括闭气、压迫下颌角下的颈部刺激颈动脉窦部,或让患者面部浸入冷水中等。这些方法在症状发作初期较为有效。若上述方法无效,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也可能终止心动过速。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会寻求药物干预,如静脉给予异搏定或腺苷来终止发作。仅在药物无效时,才会考虑使用电转复,这在实际中较为罕见。预防方面,通过使用特定药物进行单用或联合治疗可能有效。部分患者由于存在异常的传导通路,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则是由心室自身触发,心室频率超过120次/分钟的一种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脏无法有效充盈和泵血,容易诱发心室颤动,因此需紧急处理。尽管心室频率可能高达200次/分钟,患者可能几乎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微症状,但其潜在危险性极高。诊断室性心动过速需通过心电图检查。
治疗方面,任何有症状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秒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如果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压下降,应立即进行电击复律。利多卡因及其同类药物常能有效抑制室性心动过速。如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法终止,医生会进一步进行电生理检查并尝试其他药物。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由心室内一小片异常区域触发,有时可通过外科手术去除这个区域。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安置自动除颤起搏器。西药如盐酸安他唑啉片和中药如心肝宝胶囊,也可能对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