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感冒的人体质往往不佳,而体质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脾胃功能较弱。而感冒的反复发作,又进一步削弱了脾胃功能。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使许多上班族的免疫力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加上感冒后未能得到适当的恢复和调养,导致感冒频繁发作。
脾胃功能弱,往往与上班族容易感冒密切相关。脾胃功能直接关系到免疫功能,如果脾胃功能减弱,会表现为易生病的症状。中医认为,脾胃虚弱需要分类型,不能盲目用药。中医将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四种类型。脾气虚表现为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面色苍白;脾阳虚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后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表现为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表现为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脾胃虚弱的调理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脾胃虚弱的病症时轻时重,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未消化食物,食后易泻,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治疗上宜采用健脾益气,助运化湿的方法。中医建议脾胃气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者可用汤药调理。
药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加减:如腹痛,加木香、香附;舌苔白腻,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脾胃虚弱症,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未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方名:参苓白术散。药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仁理气健脾化湿。
脾胃虚弱的人在饮食上也需特别注意。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建议脾胃虚弱者,喝粥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