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豚含有河豚毒素(TTX),这种毒素在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含量较高。尤其是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肉则多为弱毒或无毒。
在处理河豚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去除内脏、眼睛、鱼腮和鱼皮,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河豚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其肝脏和卵巢中提取的河豚素、河豚酸和河豚巢素等是珍贵的药材。
河豚毒素非常稳定,难以通过盐腌、日晒或一般加热烹饪来消除。因此,渔民在加工前会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或长时间烹煮或腌制食用。如果处理不当,毒素会迅速发挥作用,且通常无法有效救治。
在中国,为了保障民众安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饭店供应河豚鱼。但在日本,河豚鱼的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豚鱼的加工过程极为严格,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需接受至少两年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执照开业。
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的厨师通常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河豚一般被饲养在专门的池塘中,食用前用网兜捕捉,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然后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脏等含毒内脏,再将肉一小块一小块放进清水中漂洗。
经过处理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极薄的片,摆成菊花或仙鹤等图案。食用时,夹起鱼片蘸上酱油和辣椒慢慢品尝,最后再喝一碗河豚鱼汤,口感极佳。
对于河豚鱼中毒患者,目前尚无特效解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