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其目标是达成共识,这需要双方积极主动,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这对教师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而不仅仅是在孩子发生问题时才联系。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动态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久的沟通。
建立家园沟通的情感桥梁,需要教师真诚地与家长交流,真心为孩子着想,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善于揣摩家长心理,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要教师真心对待幼儿,尊重理解家长,把工作做细,家长工作就会变得轻松。
家园沟通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并创新。例如,在当前形势下,家长在园门口接孩子时,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和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便家长更详细、更及时地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此外,建立幼儿档案,每月或每段时间记录幼儿的成长进步和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后,可以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教师根据家长的需求调整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教。
幼儿园还应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半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重点及配合方面,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做好记录,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在流行病传播期间,教师需向家长介绍卫生防病的科学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消除家长的不安心理,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和班级出勤率。
面对幼儿家庭背景和家长文化素质的差异,教师需要进行个别沟通,这需要教师付出额外的努力。当遇到误会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寻求解决的良策。只有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学会和运用沟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如同桥梁,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