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语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治理,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正如大自然中,日月交替、江河东流,万物运行有序,都依赖于自然法则。同样,火车在铁轨上奔驰千里,风筝在手中线的引导下高飞,恒星在宇宙中按照特定轨道运转,无不体现着规则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亦然,军队的战斗力源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依赖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活力则来自于严明的校纪校规。规矩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等方方面面。
对中学生而言,遵守规则是基本素质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习,更关乎个人成长。虽然我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但自由更需要纪律的约束。自由并非毫无限制的放纵,正如寓言《河水和河岸》所揭示的,寻求绝对的自由往往适得其反。
现实生活中,不守规矩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同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乱丢垃圾,上课吃零食,下课大声喧哗,打闹,自习课说话,迟到、旷课、遛出校外上网吧、吹口哨、相互谩骂、讽刺打击同学,未经允许,擅自出入校园。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个人成绩,甚至可能导致误入歧途,后果不堪设想。
断了线的风筝、脱缰的野马、失去钢轨的列车,无不警示我们,放纵的自由最终会毁了自己并危及他人。因此,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有严格的校规校纪。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与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点滴做起,相信有规矩,就一定可以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