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即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可扩展置标语言,用于描述数据。它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来定义数据,这些标记易于创建且使用简便。尽管XML在存储数据时所占用的空间比二进制数据更多,但其简单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
与Access、Oracle和SQL Server等数据库相比,XML不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如数据索引、排序、查找等。然而,XML在展示数据方面却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极其简单的特性,这种看似琐细的优点,实际上使XML在众多领域脱颖而出。
XML的简单性使其能够轻松地在任何应用程序中读写数据,因此,它很快成为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开始支持XML,程序可以更容易地与Windows、Mac OS、Linux及其他平台产生的信息进行交互。XML数据可以被加载到程序中进行分析,并以XML格式输出结果。
XML的全称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置标语言,它继承了SG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部分功能,同时简化了技术。SG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最初由IBM在60年代发展而来。XML的前身是SGML,而HTML则是SGML的一个子集,主要用于页面上的信息显示。
尽管XML继承了SGML的部分功能,但它摒弃了大量很少使用的复杂功能,这些功能在设计网站时显得过于繁琐。XML保留了SGML的结构化功能,使得网站设计者可以定义自己的文档类型。同时,XML还推出了一种新型文档类型,使得开发者可以不必定义文档类型。
XML由W3C(万维网联盟)制定,其标准化工作由W3C的XML工作组负责。该工作组由来自世界各地和不同行业的专家组成,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对XML标准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XML是一种公共格式,不会成为任何公司的盈利工具,它也不依附于特定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