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不和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饮食后腹胀、食欲不振、胃痛、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思虑过度、劳累过度或误用药物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胃气下降,从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胃气上逆则会导致嗳气、恶心、呕吐。胃阳不足则会出现食欲不振、嘈杂易饮、干呕、呃逆等症状;脾虚湿困则会表现为食后饱胀、倦怠乏力。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等病变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等病变主要在胃。脾胃同病时,治疗上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方法。以下是一些食疗方法:
1. 以山药20克、米仁20克、白扁豆2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花粉5克、粳米20克、白糖15克组成,烘干后研磨成粉剂,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也可以用沸水冲调或者用牛奶、豆浆冲服。
2. 以金针菜20克、黑大豆30克、酸枣仁10克、海带20克、茯苓10克、胡萝卜20克、白糖15克组成,加工成合剂,每料制成200毫升,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20毫升。
3. 黄杞五味蒸鸽子,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鸽子一只,同煮熟,吃肉喝汤,每周两次。
4. 银香煎,银耳100克、香菇100克,用香菇煎汁500毫升,去渣,取汁与银耳同煮成至羹状,制成300毫升,食用时加入适量的冰糖,每日两次,每次300毫升,适用于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者、纳食不佳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吃水产品和动物性食品,如海带、海虾、海蜇皮、干贝类、瘦猪肉、牛肉、禽类、蛋类等,多食用菌类,如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衣等,多喝花茶类。不要偏食、挑食、吃太多零食,减少甜食的摄入,避免油煎、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