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的问题规定
第一条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管辖:
(一)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
(二)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
(三)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
第二条对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所作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审由所在地中级人民管辖。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
(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
(二)信用证纠纷案件;
(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
(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
(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第四条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涉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地区当事人的民商事纠纷案件的管辖,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六条高级人民应当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实施监督,凡越权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应当通知或者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审理。
第七条本规定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继续审理。本规定人发布前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二、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
1、诉讼与所在地实际联系的原则。凡是诉讼与我国所在地存在一定实际联系的,我国人民都有管辖权。
2、尊重当事人的原则。无论当事人一方是否为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都可以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管辖。
3、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司法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涉外民事诉讼案件行使专属管辖权,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
确定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一般原则
(1)涉外民事诉讼中有特别规定的要适用特别规定;
(2)涉外民事诉讼中没有特别规定的则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
(3)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对管辖权有特别规定的应当优先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
(4)以上法律或条约中都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和世界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来确定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