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养分的吸收特点:基因型差异导致生长差异、植物形态特征影响其作用、生理化特性对其吸收的影响、生育特点影响不同吸收种类。四个特点详情如下。
1、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在许多栽培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遭致死亡的地方,野生植物却能蓬勃生长。如在海滨偶尔还受海潮侵袭的地方,海篷子能连片生长。在pH值4。0左右的红黄壤土上,杜鹃和白茅却能正常绵延后代。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或品系,由于产量不同,尽管植株中养分浓度相差不大,但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却相差很大。杂交种和其他高产品种需肥量都高于常规品种。
2、植物形态特征对吸收养分的影响根系有支撑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合成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机物的作用。就吸收养分能力大小而言,根表面积、根密度与根的形态有关,包括根的长度、侧根数量、根毛多少和根尖数。
3、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对吸收养分的影响植物根系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甚至还有一定的阴离子交换能力。根系的离子交换点位于质外体上。根系的阳离子交换70%90%是由细胞壁上的自由羧基引起的,其余部分是由蛋白质或许还有细胞原生质产生的。根系的离子交换量与植物吸收养分有关。如钙离子和镁离子,随着根系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植物对它们的吸收也增加。植物吸收养分是个能动的过程,是根据体内代谢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选择性吸收,因而与植物体内的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植物激素(如生长素、激动素和脱落酸)和植物毒素,虽然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代谢活动起重要作用。同样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4、植物生育特点对吸收养分的影响不同植物种类对元素吸收有选择性,例如,香蕉和烟草体内含钾多,叶用蔬菜含氮多。某些植物对有益元素的必需性很强,如水稻、甘蔗、黄瓜等植物对硅需求量较大。许多植物对元素的形态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水稻喜铵态氮。一些植物喜酸,在代谢过程中能形成有机酸的铵盐来消除氨的毒害,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铵盐而不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