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鱼和单线鱼的区别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8-30 07:53:56
双线鱼和单线鱼的区别
1.形态特征:双线鱼,Diplogrammusgoramensis(Bleeker,1858)。科双线?属的一种鱼类。它的体部每侧有2条侧线,前鳃盖骨棘向后弯曲,上缘有5-9个小棘,基底前方有1-2个细小的向前倒棘,鳃孔非常小,位于头背侧,背鳍的第1鳍棘和第2背鳍与臀鳍的最后1鳍条均延长。背鳍有4鳍棘,9鳍条,臀鳍有3鳍棘7鳍条。双线鱼的体背部呈玫瑰红色,腹部呈黄色,体侧中央有一条黄色宽纵带,从头部的眼后直达尾鳍基部,因此得名“双线”。它的两背鳍均有三条黄棕色条纹,尾鳍的上叶有3-5条暗红色斜条纹。臀鳍、胸鳍、腹鳍及触须均为浅黄色。而单线鱼,形态特征包括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50~150克、背鳍二个。俗名:单线、单带、藤丝、朱笔
导读1.形态特征:双线鱼,Diplogrammusgoramensis(Bleeker,1858)。科双线?属的一种鱼类。它的体部每侧有2条侧线,前鳃盖骨棘向后弯曲,上缘有5-9个小棘,基底前方有1-2个细小的向前倒棘,鳃孔非常小,位于头背侧,背鳍的第1鳍棘和第2背鳍与臀鳍的最后1鳍条均延长。背鳍有4鳍棘,9鳍条,臀鳍有3鳍棘7鳍条。双线鱼的体背部呈玫瑰红色,腹部呈黄色,体侧中央有一条黄色宽纵带,从头部的眼后直达尾鳍基部,因此得名“双线”。它的两背鳍均有三条黄棕色条纹,尾鳍的上叶有3-5条暗红色斜条纹。臀鳍、胸鳍、腹鳍及触须均为浅黄色。而单线鱼,形态特征包括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50~150克、背鳍二个。俗名:单线、单带、藤丝、朱笔

双线鱼和单线鱼在形态特征和分布地区上存在明显的区别。1.形态特征:双线鱼,Diplogrammusgoramensis(Bleeker,1858),?科双线?属的一种鱼类。它的体部每侧有2条侧线,前鳃盖骨棘向后弯曲,上缘有5-9个小棘,基底前方有1-2个细小的向前倒棘,鳃孔非常小,位于头背侧,背鳍的第1鳍棘和第2背鳍与臀鳍的最后1鳍条均延长。背鳍有4鳍棘,9鳍条,臀鳍有3鳍棘7鳍条。双线鱼的体背部呈玫瑰红色,腹部呈黄色,体侧中央有一条黄色宽纵带,从头部的眼后直达尾鳍基部,因此得名“双线”。它的两背鳍均有三条黄棕色条纹,尾鳍的上叶有3-5条暗红色斜条纹。臀鳍、胸鳍、腹鳍及触须均为浅黄色。而单线鱼,形态特征包括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50~150克、背鳍二个。俗名:单线、单带、藤丝、朱笔。其分布地区包括印度洋东北部和太平洋两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海区。
2.分布地区:双线鱼分布于红海、印度-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而单线鱼分布于印度洋东北部和太平洋两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海区。
双线鱼和单线鱼的区别
1.形态特征:双线鱼,Diplogrammusgoramensis(Bleeker,1858)。科双线?属的一种鱼类。它的体部每侧有2条侧线,前鳃盖骨棘向后弯曲,上缘有5-9个小棘,基底前方有1-2个细小的向前倒棘,鳃孔非常小,位于头背侧,背鳍的第1鳍棘和第2背鳍与臀鳍的最后1鳍条均延长。背鳍有4鳍棘,9鳍条,臀鳍有3鳍棘7鳍条。双线鱼的体背部呈玫瑰红色,腹部呈黄色,体侧中央有一条黄色宽纵带,从头部的眼后直达尾鳍基部,因此得名“双线”。它的两背鳍均有三条黄棕色条纹,尾鳍的上叶有3-5条暗红色斜条纹。臀鳍、胸鳍、腹鳍及触须均为浅黄色。而单线鱼,形态特征包括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50~150克、背鳍二个。俗名:单线、单带、藤丝、朱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