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9-01 05:16:37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
1、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和结构演进是金融体系风险产生的首要根源。经济周期波动使得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并传导至银行等金融市场,最终引发重大风险。金融风险与经济周期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和经济都存在顺周期效应。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微观企业破产重组,可能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化并引发金融风险,呈现显著的结构脆弱性。2、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直接的挑战。金融机构出于理性假设,会以提高杠杆率、配置高风险资产、注重长期资产来提高收益率,但这会带来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流动性、资产负债错配以及期限错配等内生性风险。国内诸多金融“创新”是出于监管规避,不仅加剧了所在领域和关联市场的脆弱性,同时还加速综合经营趋势、模糊分业监管边界、形成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制度性错配。
导读1、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和结构演进是金融体系风险产生的首要根源。经济周期波动使得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并传导至银行等金融市场,最终引发重大风险。金融风险与经济周期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和经济都存在顺周期效应。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微观企业破产重组,可能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化并引发金融风险,呈现显著的结构脆弱性。2、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直接的挑战。金融机构出于理性假设,会以提高杠杆率、配置高风险资产、注重长期资产来提高收益率,但这会带来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流动性、资产负债错配以及期限错配等内生性风险。国内诸多金融“创新”是出于监管规避,不仅加剧了所在领域和关联市场的脆弱性,同时还加速综合经营趋势、模糊分业监管边界、形成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制度性错配。

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内生风险,外溢效应。
1、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和结构演进是金融体系风险产生的首要根源。经济周期波动使得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并传导至银行等金融市场,最终引发重大风险。金融风险与经济周期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和经济都存在顺周期效应。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微观企业破产重组,可能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化并引发金融风险,呈现显著的结构脆弱性。
2、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直接的挑战。金融机构出于理性假设,会以提高杠杆率、配置高风险资产、注重长期资产来提高收益率,但这会带来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流动性、资产负债错配以及期限错配等内生性风险。国内诸多金融“创新”是出于监管规避,不仅加剧了所在领域和关联市场的脆弱性,同时还加速综合经营趋势、模糊分业监管边界、形成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制度性错配。
3、外溢效应是影响一个经济体金融稳定的重大外部诱因,且易形成内外风险共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降息、量化宽松政策等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14年以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加息、缩表、特朗普政府减税以及英国脱欧、欧元区和日本等政策变化,都成为影响中国金融风险的外部因素。而且,现在美国政策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贸易战使得美国经济面临压力,美联储在2019年可能又会降息。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
1、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和结构演进是金融体系风险产生的首要根源。经济周期波动使得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并传导至银行等金融市场,最终引发重大风险。金融风险与经济周期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和经济都存在顺周期效应。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微观企业破产重组,可能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化并引发金融风险,呈现显著的结构脆弱性。2、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直接的挑战。金融机构出于理性假设,会以提高杠杆率、配置高风险资产、注重长期资产来提高收益率,但这会带来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流动性、资产负债错配以及期限错配等内生性风险。国内诸多金融“创新”是出于监管规避,不仅加剧了所在领域和关联市场的脆弱性,同时还加速综合经营趋势、模糊分业监管边界、形成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制度性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