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的是在小时候,上课说话,同桌一直跟我说话,我几乎没理会,但是老师指名道姓的批评,只批评了我,没有说她,当时心里很不嘚劲儿,少不更事,现在想起来有些幼稚,但从小自尊心就极强的我,那时候是接受不了的。
高中成绩不太好,跟班主任请假难于上青天,优秀的学生,两句话就完事儿了,假条马上就撕了,而我请假,数落了快一个小时,还是没给,我都几乎要放弃了还在说着不停,内心几度崩溃,可叹我不是她喜欢的学生,受这点儿指责是应该的。
还有就是早操了,有人请假站在中圈一句话就好了,我有次特别肚子难受跑不了,班主任就说我是用腿来跑步的,不关肚子什么事儿。
然后说军校的学生再难受,跑到吐血还是会跑的,无言以对不想说话了,反正那时候就是这样过来了,最后也让我成为了囚牢里的奴隶。
上学期有个奖的名额不多,我们几个都是候选人,且不相上下,但唯一的不同是,有人跟领导关系好,有事没事靠近乎。
我向来不是蝇营狗苟的人,自然跟那些人不熟,算是个生面孔,所以自然而然坐在台下看别人领奖拍照,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总有人乐有人不乐,别人高兴就好。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但对一个孩子而言,是走了心的话语。如果你足够优秀,双标优待的那方会是你。
双标对待固然令人愤慨不平,但无奈这就是现实,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此,鱼龙混杂的社会方可维持平衡。